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18日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这份数据犹如一场全面的 “压力测试” 成绩单,直观展现了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运行态势与抗风险能力。从资产规模到信贷质量,从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到风险抵补实力,各维度指标均传递出丰富信息。 阅读量:10848
2025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占比43.7%;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5.7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比16.2%。 阅读量:10699
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58.3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98.5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比43.3%;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5.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比16.5%。
5月16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并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他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首都金融工作的责任担当,主动识变应变,加强协同联动,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金融强国建设作出首都更大贡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4年,证监会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件、同比增长10%,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5%;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178件,同比增长51%。
此次《政策举措》的出台以及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实施路径更加清晰。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科技金融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的决策部署,推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落实,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科技部部长阴和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主持会议,科技部副部长邱勇出席会议。
下一步,内地与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将继续指导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根据“互换通”的运行情况,持续完善相关机制安排,稳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繁荣发展。
2025年5月13日至14日,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总司长约翰·贝里根共同主持会议。
2025年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了随巴西总统卢拉访华的巴西央行行长加利波罗,双方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深化双边金融务实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现提出以下政策举措。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193亿元。
初步统计,2025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2.27万亿元,同比增长7.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18万亿元,同比下降33.9%;委托贷款余额为11.24万亿元,同比增长0.5%;信托贷款余额为4.35万亿元,同比增长5.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39万亿元,同比下降7.6%;企业债券余额为32.8万亿元,同比增长3.2%;政府债券余额为85.93万亿元,同比增长20.9%;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9%。